[文章] 藍光,視網膜殺手? 藍光Q&A
藍光並不是指藍色的光,而是波長為400-500奈米(nm)的高能量可見光。
藍光它可以穿透水晶體到達視網膜,造成光學損害,加速黃斑區細胞的氧化。藍光也是對人體最具危害的可見光之一。
趙教授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。早在2010年舉行的國際光協會年會上,世界頂尖光學專家一致指出:藍光具有極高能量,能夠穿透水晶體直達視網膜。藍光照射視網膜會產生自由基,這些自由基會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衰亡,上皮細胞的衰亡會導致光敏感細胞缺少養分,從而引起視力損傷,而且,這些損傷是不可逆的。
生活中,不少人知道紫外線和紅外線會對孩子的眼睛造成;但其實,紫外線和紅外線通常被角膜和水晶體所吸收,一般不會接觸到視網膜,還不是寶寶眼睛的頭號殺手。
大坪醫院眼科副主任白繼教授表示,嬰幼兒的眼睛最容易受到藍光傷害。因為嬰兒眼睛的水晶體相對比較清澈,難以過濾藍光。0-2歲,大約70-80%的藍光可以穿透水晶體到達視網膜;2-10歲,大約60-70%的藍光會照射到視網膜。所以,在用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時,醫生一定要用黑布遮住嬰兒的眼睛,避免其受到傷害。
藍光對眼睛的損傷是逐漸形成的,就算孩子不直視光源,時間長了眼睛也會受到傷害。因此,對於兒童,特別是喜歡“找亮”的嬰兒來說,避免藍光的傷害非常重要。
生活中,可以發出藍光的光源還有很多。愛成眼視光中心試光師彭玲介紹,除了電腦螢幕、平板顯示器、手機等背景光源之外,一般照明也是隱形殺手,光源中含有異常的高能短波藍光,都會影響孩子的視網膜,應避免長期直視。
除了藍光,生活中還有很多光也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。
人的眼睛由於瞳孔調節作用,對一定範圍內的光輻射都能適應,但光輻射增至一定量時,就會對環境及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,這稱為光污染。
例如,有些家庭偏愛用顏色較高的瓷磚裝修,安裝多個鏡面、刷白粉牆等。這樣過分明亮的裝飾面,會使光的反射係數高達90%。置身於這樣一個反光強烈、缺乏色彩的環境,眼角膜和虹膜可能受到傷害,導致視疲勞或視力下降,增加白內障發病率,還會擾亂正常的生理節律,誘發神經衰弱和失眠。
「不少家庭在選用燈具和光源時,為了追求浪漫、豪華,把燈光設計成五顏六色的,這對健康同樣有害。」新橋醫院心內科副教授耿召華說。
新橋醫院兒科教授廖偉表示,「光污染」對嬰幼兒的影響更大,不僅削弱視力,還影響視力發育。如果兒童受到過多的光線照射,還會讓褪黑激素的分泌減少,從而導致性早熟或生殖器過度發育。
- 客廳與起居室應舒適明亮:不宜過亮或太暗。
- 家裡的燈光類型宜簡單柔和:切忌多種光源混搭,使人眼花繚亂反差太大。
- 不選用刺眼的燈光色彩:應避免色彩強烈對比,切忌紅綠搭配。
- 燈光顏色不要超過三種:燈光色溫應盡量協調統一。
- 房間與客廳照明應區隔:避免半夜起床時開燈過亮,影響睡眠。
- 床頭燈可設置調控式:有些人喜歡躺在床上看書,亮度應該足夠。
- 白光讓人專注,黃光讓房間變得溫馨。